News Center
發(fā)布日期:2023/5/15 9:52:22 作者:
春夏時節(jié),下雨的次數(shù)明顯變多了。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聽過一個這樣的說法:下雨天地面濕滑,摩擦力降低了,開車就會省油。
其實是正好相反的,下雨天的油耗理論上會更比平時高一點。有過徒步或騎自行車/電動車涉水行進經(jīng)歷的朋友肯定會有這個感受,用出同樣的力,速度變慢了,這是積水本身的阻力導(dǎo)致的。
同樣開車經(jīng)過積水路面時,盡管輪胎上具備排水能力的花紋已在盡力排水了,但是積水對輪胎形成的阻力同樣也需要克服,想維持現(xiàn)有的速度就需要多踩下一點點油門,增加發(fā)動機輸出,所以相比于非積水路面就會稍微多費一點點油。
其實下雨會費油那是沒辦法的事兒,像開空調(diào)、除霧功能這些也都是在消耗發(fā)動機工作產(chǎn)生的電,但下雨時總不能有車不開吧。如果雨量不大,積水層就薄薄一層,輪胎的排水花紋就可以把它甩起來,對油耗的影響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。
但是下雨會導(dǎo)致地面濕滑,摩擦力會降低,對輪胎的性能倒是一個考驗。有時候我們會說下雨天視線不好,雨天也更容易出交通事故,其實也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輪胎或者剎車導(dǎo)致的 輪胎花紋看深淺 新輪胎的花紋通常有6.5-8mm深,磨損極限建議是1.6mm,胎紋變淺后會削弱輪胎的排水性能,通過積水路面時的抓地能力會變差。
日曬雨淋一般會使橡膠老化變硬,摩擦系數(shù)下降,制動距離也會變長,一般輪胎的服役建議是5-6年左右。 圖片 剎車盤片厚薄要查看 剎車方面就是我們常說的剎車系統(tǒng)三件套:剎車油、剎車片、剎車盤了。剎車片基本上1.5mm的厚度可以使用1萬公里左右,磨損極限通常在2.5-3mm。
一般剎車時能聽到“吱吱”的金屬摩擦的聲音,這就代表著剎車片已磨到了預(yù)警線的位置,需要注意更換了。也有車輛是配備剎車片磨損傳感器的,到達預(yù)警位置時會自動觸發(fā)更換提醒。基本更換2次剎車片后,再更換時候建議檢查剎車盤,必要時和剎車片一起更換。
剎車油是否要更換就比較容易判斷了,當(dāng)剎車盤片還未到更換的時間,但剎車腳感變軟距離變長,大概率是剎車油要更換了,要及時檢查,剎車油是否已到達使用壽命。